吴王府里,不断有人离开。朱文奎和道衍和尚站在门口,和大家告别。
等客人离开得差不多了,杰士卡队长也从府里走了出来,上来就问道:“大师父,您上次吩咐邀请的客人,这几天都来了一趟了。还需要喊其他人么?”
“不用了,这些就够了。”道衍和尚回答。
“其实主要是想招待那几个天方教的代表。”朱文奎告诉他:“早之前,他们来这边的时候,台吉就给我说过,让我们好好招待他们。现在正好把事情一起谈妥。”
“为什么我们王府要招待天方教代表?”杰士卡队长还是有些奇怪:“罗马人天天和天方教打交道,南方的行省还有不少天方教信徒,他们去和人家谈判,还可以理解。我们这边,就完全没有关系了吧?波西米亚也没几个这种人啊。”
“不是为了我们王府。这个事儿也是给别人帮忙的。”朱文奎告诉他:“之前康兄弟开会的时候,没喊你们军队那边的人来参加,所以你可能还不太清楚吧。”
“埃及的马穆鲁克政权,不止有军事和政治职能。在天方教世界,他们也有宗教上的义务——当然,也有对应的权力。”
“在萨拉丁的时候,埃及就通过远征,得到了阿拉伯半岛西部地区的宗主权。他因此开始使用‘两圣地的监护人’这样的头衔。后来占领了耶路撒冷之后,三座圣城就全部处于阿尤布王朝的统治下了。”
“马穆鲁克王朝继承了之前的疆域,而且还有进一步的扩张。所以,他们始终宣称对几座圣城的监护权。虽然因为统治松散,这几个地方实际上都处于自治状态,但还是一直在坚持这个称号,以此行使宗教权力,对其他地区施加影响。”
“古话说,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,在这边也是一样的么。”道衍和尚点点头:“需要坚持这些,才是一个正常朝廷的反应啊。”
“是的。而且,和其他名号一样,除了名头本身,这种称号也有一些对应的形式和礼仪。”朱文奎说:“比如,麦加的天房,使用一种叫‘基斯瓦’的黑色绸布覆盖,每年需要进行更换。据说,阿尤布王朝末期的女统治者舍哲尔·杜尔,为了弥补自己的身份导致的合法性缺失,设法获取了这个布料的专供权。从此之后,每年都要派商队去麦加,把基斯瓦带过去。历代马穆鲁克统治者,也在履行这个职能。”
“地中海这边,也有几个丝绸生产中心,其中之一就在亚历山大,因此供应起来就比较方便。但现在,大秦占领了沿海的丝绸产地,马穆鲁克政权风雨飘摇,眼看着是要完蛋了。所以,现在的问题是,谁来继任这个圣地监护人的位置?”
“罗马人不行么?”杰士卡队长问:“耶路撒冷实际上也被罗马人控制了。加上这两处圣地,罗马才是新的统治者吧?”
“理论上是这样,但很多人还是不能接受。”朱文奎摊摊手:“主要是,之前也没有拜上帝教国家,去当天方教教监的事情。大家可能还是思想转不过来……”
“不过这个位置,总不能一直空着。别的不说,每年的朝觐仪式都还要举行呢,下次的丝绸,到底谁来给?不管是亚历山大的哈里发,还是掌管圣地事务的谢里夫,都一早就意识到了问题。决战刚结束的时候,就派了使者来询问了。”
“那他们准备怎么办?”杰士卡队长有些好奇。
“汗廷其实不想管这些事情,康兄弟倒是想插手,但王师父他们都觉得,现在就去管有些操之过急,至少得等这一阶段的事情结束之后再说。”朱文奎回答:“罗马的敌人很多,一圈都是,因此一直在试图少惹麻烦。之前,军团都路过耶路撒冷了,也没有要求把那里直接纳入管辖。红海对岸的两圣地,应该也是差不多的。”
“哎?原来他们还不想要啊。”杰士卡队长意外地说:“我以为就是谦虚下呢。”
“自己没准备好的话,这种地方就成了烫手山芋了。”道衍和尚说:“他们最近要搞的那个国教会议,我感觉就有点意思,能看出来是在解决这个问题了。不过,现在确实不是所有事情都一股脑推进的时候。一下牵扯太多,也确实容易坏事。”
“所以,他们商量到现在,决定推举一位在宗教和世俗方面,都有足够声望,能被所有人接受的人选,担任新的监护人。”
“是谁啊?”杰士卡队长连忙问。
“我爹。”朱文奎有些哭笑不得地说。
“啊?”杰士卡队长一时都反应不过来了:“他也不是天方教的人士吧?”
“是不是天方教,目前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了。按开罗那边,当地教士们的说法,首先是赶紧把人选确定下来,防止那些完全不能接受的人选,也跑来宣称。”朱文奎回答。
“现在,和两圣地近一点的大国,一共就两个。其中一个是罗马,另一个,则是刚刚打败札剌亦儿王朝、占领巴格达的黑羊王朝。”